English

高晓松 将青春进行到底

2000-11-12 来源:生活时报 舒欣 我有话说

如果说高晓松的名字还不为人们所熟悉的话,那么大多数人肯定会对那首浪漫亲切的校园民谣《同桌的你》记忆犹新。这首由高晓松创作的歌曲被收入《校园民谣Ⅰ》,成为一代人青春无悔的歌唱。

现在的高晓松忙些什么?去年他拍了一部电影《那时花开》,今年又写了一部书,题目也是跟他的歌曲一样诗意——《写在墙上的脸》。

打通了高晓松的手机,他的声音懒洋洋的,据说是感冒了,却自称忙得“四脚朝天”:“原先上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叫我‘高衙门’,现在我结婚了改叫‘高员外’了。原来我特别喜欢去特闹的地方,疯玩疯闹,第二天晚上10点钟起床,出去玩,开着车到处都去,特别浮躁。现在我不爱出门,就愿意在家待着,吃吃饭,陪老婆。除了这些就是赚钱。”高晓松很实际地解释:“以前我从来没有计算过钱,现在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。我觉得一个男子没有任何一个原因可以逃脱养家糊口。《校园民谣Ⅰ》里有一首歌——‘你的妻如玉,女儿如花,你要挣钱养活她。’”高晓松说:“我那时就那么想的,我一旦结了婚,会立即变一个人。事实上,我不但爱家,而且工作上兢兢业业,变成了一个负责任的好男人。美国也曾经过这么一代人,我觉得中国也快有了。我觉得这一代人应该是中国进入21世纪最有价值的一代。”

采访高晓松,感觉和以前完全不同。去年初夏时第一次见到高晓松,是在某大学的讲座上。长发及肩,戴一副墨镜的高晓松侃侃而谈,自己的经历、创作,耐心地回答着学生们的问题。“我的成长过程是那些出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,在2000年进入而立之年的一代人的经历,我们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大苦,读书时特叛逆,在社会上混的那些年比谁都能混……”

很多人关注高晓松的创作,那些诗意、浪漫而带些淡淡的忧郁的歌曲是大学生们青春的回忆。高晓松的语气却很淡然:“上大学时没事干,就想有一点本事,把姑娘‘骗’过来。那年暑假我和老狼去海南演出,在回来的路上,我在厦门谈了一场恋爱,旷了一学期课,回来后要重修,所以我就退学了,准备考电影学院。在电影学院学了一年预备班,我始终不能接受那种艺术流派,所以在考试的时候我的创作那门不及格。”高晓松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,崇尚追求个性和自然,即使旷课,他也会找到最合适的理由:“大学的时候大家都想到处走走,谈谈恋爱,这很正常。没人逼我干什么,都是我自己选择的。”

没考上研究生,高晓松反而很庆幸:“幸亏我没考上。1994年的时候我就很有名了,然后就很有钱了。要上学可能就没有这些机会,没法比。”1994年,高晓松出版《校园民谣Ⅰ》,正式进入音乐圈,获当年度几乎所有流行音乐奖。随后数年,为刘欢、那英、老狼、小柯、黄磊、朴树、零点乐队、叶蓓、林依伦、谢小东等人谱曲作词或充任制作人。1996年出版个人作品集《青春无悔》。之后两年,他完成小说《写在墙上的脸》、剧本《那时花开》。

高晓松坦然地说自己没有认真学过电影,不知道电影应该讲些什么、必须怎样去讲、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。同时他对于电影又有些满不在乎:“电影是闲得没事的多余物质的产物,艺术是吃饱了撑的多余思想的分泌,用来表现闲得没事和吃饱了撑的迷惘和惆怅,并且还是真心真意的,好像这些就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印记一样,也许算一种现实主义吧。”

高晓松在自己的简历中写道:“高年近三十,或已长大成人,怀念与憧憬中日渐心平气静,自忖尚无其他谋生本领,只能继续以文为艺为梦为饭,人生如梦如饭,不知何日终了。”——是和他的文字、他的音乐一样的自然随意,带着些无奈的洒脱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